人間四月,春暖天艷,書香氤氳。
事有所成,必是學(xué)有所成;學(xué)有所成,必是讀有所得。許多時候,我們往往記不住曾經(jīng)讀過的書中的每一句話,或許會忘記故事情節(jié),或許不記得主人公的名字,甚至可能連書名都模糊了。但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沒有消失,他們潛藏在你的氣質(zhì)中,在談吐上,在胸襟里;當然更在你的生活和筆下。當你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時,當你明白青春稍縱即逝時,當你與知己相視而笑時,當你醒悟生命之重時,你讀過的書都在你的生活中熠熠生輝。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讀《望江南》有感
20幼保3班 陳星雨
“人還是揀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來做才好。”——《望江南》
怎么樣的人生才算人生?我的視線落在那本被金黃色暖光攏住的青綠色的書封和那杯只剩了滿底的茶葉子的茶杯,我想,這本書已經(jīng)給了我此生難忘的答案。
我無法否認,它確實是一壺“好茶”,好在它以“茶”的視角讓我看到了那被濃縮的中國二十年,看到了作者王旭烽老師的文采。她用細膩的文筆寫江南水鄉(xiāng),將新中國成立前后近20年間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描述得淋漓盡致。那是真的身臨其境,仿若我也跟著站在了江南口,看了遍那二十年動蕩不止的中國,看了遍中國茶業(yè)興衰史,看了遍那攢著一身赤忱熱血的少年郎們。
從前落在歷史書上的文字以另一種更生動的語言展現(xiàn)在我面前,讓我仿若站在時空漩渦口,去看了眼那時的中國。故事的開頭是以1948年“文膽”陳布雷的葬禮為開端。茶業(yè)敗落,不如從前,而身為茶莊莊主以及家族長子的中流砥柱的杭嘉和肩負起了傳承茶業(yè)的責(zé)任。書中有這么一句話,“他喝茶,也喝咖啡,也喝可可、果汁,他其實什么都喝,只是更喜歡喝茶罷了。”杭嘉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是讓我在其中感到震撼的一點,毋庸置疑,他是茶人精神代表人。他對茶有著生命一般的熱情,他也通透、高尚、堅韌,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他好像就是那一品“好茶”,叫人如何都嘗不夠一般,他也最終帶領(lǐng)江南杭茶走向機械制茶,走向世界,這是他的一生。
這本書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選擇不同罷了。書中的主角也許是杭嘉和,但我更堅信每個人都是主角,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人生姿態(tài)書寫自己的人生,堅守、堅韌,像一棵棵巍峨挺拔的柏樹,永垂不朽。杭嘉和用“茶”替代了他的一生,他說,“最好的生活,是在西湖邊喝茶的生活”。我知道,在那時,能安安靜靜品一天的茶,算個奢侈,可如今的時代不同,它是更安穩(wěn)更幸福的存在,那我呢,我用什么在我的人生留下個印跡呢?
人生應(yīng)該做到不枉此生,不負自己?梢韵裉K軾般“一蓑煙雨任平生”,也可以“詩酒趁年華”,趁我們青春年少時做好現(xiàn)下每件事情,認真選好我們的每個岔路口,踏實走過人生每個階段,堅守心中選擇,跨過千山,越過萬水,為了目標奮斗不息。
平凡之路,不屈之心
——讀《平凡的世界》
23母嬰 李奧雪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由中國作家路遙創(chuàng)作的百萬字長篇小說,通過復(fù)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這本書以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讀完《平凡的世界》,我深深地被書中的人物形象所打動。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的堅持與奮斗精神讓我感到震撼。他們兩兄弟的奮斗歷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生活如何艱難,只要我們堅持努力,就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夢想。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也讓我深受鼓舞,他們在困境中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改變命運。他們真的在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心懷信念,就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
這本書還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勞動的重要性。在書中,勞動是人們生活的基礎(chǔ),是他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無論是農(nóng)民還是知識分子,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讓我想到了我自己,作為一名學(xué)生,我的主要任務(wù)是學(xué)習(xí),書中孫少平在艱苦的條件下還不忘學(xué)習(xí),我也應(yīng)該珍惜學(xué)習(xí)的機會,好好學(xué)習(xí)知識,努力為將來的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此外,書中還傳遞出了一種讓我感到溫暖的情懷。作者對作品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做到了極大的尊重和認同。這讓我想起了我身邊的一位老師,她總是用溫柔和藹的目光看待每一個學(xué)生,不論他們的成績?nèi)绾巍K挤e極開導(dǎo)著他們,從來不指責(zé)辱罵學(xué)生,她相信每一個學(xué)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guān)愛和鼓勵,他們就能夠茁壯成長。
總之,我認為《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充滿溫情和力量的作品,它通過真實的故事和生動的人物形象,向我展示了生活的艱辛和美好,也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的人物是平凡的,他們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普通人,但他們的精神是不平凡的,這種在最艱苦的環(huán)境下仍選擇不屈不撓的努力,永遠選擇以最大的熱情對待生活,這是多么讓人敬佩。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深深地被感動和啟發(fā),我相信這本書也會給更多的人帶來思考和啟示。讓我們一起珍惜生活,努力奮斗,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世界吧!
讀《病隙筆記》有感
23建筑 沈飛揚
史鐵生的《病隙筆記》是一部關(guān)于生命、死亡、愛情、友情、人生意義等問題的散文集。作者史鐵生在書中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聯(lián)合對生命的深刻思考,探討了人應(yīng)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我覺得這本書對我們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來說也是極為有益的,閱讀之后我受益頗豐。
我為史鐵生堅定的生命信念而感動。在《病隙筆記》中,史鐵生以一顆豁達、堅強的心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包括病痛、孤獨、生活的壓力等。他寫道:“我常想,如果把我的病痛分成十分,那么,我愿意用十二分的熱情和信念去承擔它。”這種堅強的信念,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人無法決定人生會遇到怎樣的苦難,但人可以救自己于水火的訣竅,就在于面對突如其來打擊的信念。
我為人生而思考。在書中,史鐵生對生命、死亡、人生意義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認為,生命是一種責(zé)任,人應(yīng)該對自己的生命負責(zé),對別人的生命負責(zé)。同時,他也認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是生命的一部分。這種對生命的認識,讓我對人生也產(chǎn)生了新的思考。是的,活著與死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而活著的我們應(yīng)該對活著的每時每刻負責(zé),誠如德國著名哲學(xué)家弗里德西里•威廉•尼采曾經(jīng)說過的,“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我更能理解友情了。在書中,史鐵生對友情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為,友情是一種無私的感情,是人對人的一種信任和尊重。友情,作為生命當中最為重要的情感之一,我們需要意識到,朋友之間最重要的不僅只是互相肆意發(fā)泄的情緒,更是彼此尊重的張弛有度。
“生活是一種態(tài)度,是人對自身和世界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中的困境,積極尋找生命的意義,活出生命的精彩。
后記: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從任何時候開始閱讀都不晚,但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現(xiàn)在,不如就從現(xiàn)在開始,從現(xiàn)實中抬起頭,看看世界,看看自己,在各色書本中尋一尋,品一品,悟一悟。也許生活有很多的挫折、迷茫,有很多的喜悅、激動,有很多的傷心、失落,但在書籍的世界里你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先行者對話溝通,總能找到解決辦法,總能找到知己好友,總能找到釋然和勇氣。無論是閑暇之余還是忙碌間隙,讓我們抽出片刻時光,讓我們捧起一本書,沉浸在書海中,享受閱讀的樂趣,感受文字的力量,讓書香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吧!